六代樂舞,又稱六樂或六舞,以樂舞教國子,周代姬旦汲取前朝文化的精華淡化了舞蹈的娛樂功能,集中整理出前代樂舞,將其引向高雅、肅穆、神聖的大雅之堂[1]。
目次
1 特點
2 六樂出處
3 延伸閱讀
4 參考文獻
特點
編輯
周公整理了樂舞《雲門》、《大咸》、《大韶》、《大夏》和《大濩》,又新創編了《大武》,合稱《六代舞》[2][3]。
《雲門》、《大咸》、《大韶》、《大夏》所代表的各代,都是由禪讓得的天下,所以稱「文舞」;而《大濩》和《大武》所表現的都是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君主,稱「武舞」[4]。但也有學者質疑「六代樂舞」的真實性[5]。
六樂出處
編輯
六代樂舞之出處解析,
《雲門大卷》簡稱雲門,為黃帝時所作。
《大咸》亦名咸池或大章,為堯帝時所作。
《大韶》亦名九韶或簫韶,為舜帝時所作。
《大夏》為夏禹時最具代表性的樂舞。
《大濩》為商湯時所作。
《大武》,周代為了頌揚周武王伐紂王大捷所編創的樂舞作品。
延伸閱讀
編輯
黃帝
堯帝
舜帝
夏禹
商湯
周代
姬旦
紂王
大咸
大夏
大武
周武王
參考文獻
編輯
^ 王禕著. 《礼记·乐记》研究论稿. 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. 2011.07: 238. ISBN 978-7-208-10052-7. 請檢查|date=中的日期值 (幫助)
^ 項陽著. 以乐观礼. 北京:北京時代華文書局. 2015.03: 92. ISBN 978-7-80769-247-8. 請檢查|date=中的日期值 (幫助)
^ 楊蔭瀏著.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上. 北京:人民音樂出版社. 2004.03: 35–36. ISBN 7-103-02869-9. 請檢查|date=中的日期值 (幫助)
^ 傅書華主編;韓曉莉編著. 飞舞之弦 中国古代的乐舞. 太原:希望出版社. 2012.06: 10–11. ISBN 978-7-5379-5462-4. 請檢查|date=中的日期值 (幫助)
^ 周柱銓著. 先秦文献音乐史料考. 哈爾濱:黑龍江人民出版社. 2012.12: 30–31. ISBN 978-7-207-09553-4. 請檢查|date=中的日期值 (幫助)